全国领先的大田智能滴灌系统咱榆林就有!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节水灌溉

产品介绍

  盛夏时节,榆阳区鱼河农场所辖的平头山上,今年首次入种的1200亩育种马铃薯,根茎挺拔,叶色翠绿,更有千万朵素雅美丽的小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走进田地间,不难发现在部分地块上,一滴滴小水珠从铺设好的滴灌带中缓缓滴出,精准地在每一株马铃薯的根部形成一块块湿润的区域。

  从漫灌、喷灌再到滴灌,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榆林农业发展中的大田灌溉方式就经历了几次变化和提升。如今,榆林地区带有试验示范、推广性的大田智能滴灌设施和技术已悄然跻身全国前列,这也为榆林这个受自然条件所限、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更平添几分底气。

  “这里使用的是以色列耐特菲姆高效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单从设备来说,已经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说起这套高效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忠雄滔滔不绝,并用一句“全国领先”为其下了结论,“在国内,这套适用于大田灌溉的智能化滴灌系统,毫无疑问处于领先位置。”

  据了解,该系统从1.8公里外的榆溪河中抽来的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和三重过滤,最大限度过滤泥沙等杂质,防止田间滴灌管上微小的滴孔被堵塞。同时,郑重进入灌溉管道之前,水会和来自施肥系统中的根据作物生长不同阶段添加的肥料混合,这样就起到了水肥一体化的效果。

  “这块面积1200亩的田地,用43个田间电磁阀将其划分为43个区域。电磁阀通过光纤与中控系统相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在中控系统中根据真实的情况对浇灌水量、速度和时间等要素进行设定,再点下‘确定键’,就可以了。一般的情况下,会对3至4个区域同时进行浇水,维持的时间为两小时。也就是说,大约24个小时,就能够实现整个地块的浇水、施肥。靠近每株马铃薯根部的滴灌带上,都会预留一个小孔,水就是从这里渗出来的。这样慢慢的渗透和浸润,最终会在每株马铃薯的根部地面以下,形成一个紧紧包围着作物根系、上部半径15厘米、下部2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纺锤形湿润球体,水分和氮、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都集中在这个湿润球里,源源不断提供给作物。同时,这个湿润球以外的土壤是干燥的,避免了水分和空气的相互排斥,来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的氧气供应。”刘忠雄说。

  仅从数字的对比,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智能滴灌与传统的大水漫灌以及喷灌、普通滴灌等既有技术相比较的优势所在。市农技中心对我市相同自然条件、不同灌溉方式下种植规模为1000亩的马铃薯所做的测算显示:采用漫灌、喷灌、普通滴灌和智能滴灌的方式,每年亩均用水量分别为700立方米、470立方米、390立方米、284立方米,水份利用率分别为30%、40%、60%和80%,化肥施用量分别为100千克、52千克、47千克、37千克,日常管理所需工人分别为15-20人、6-10人、6-10人、2人,亩均产量分别是1500公斤、2500公斤、2900公斤和3300公斤,同时产品中的商品率也有较大幅度提高。节水、节肥、节劳、节电,增产、增效、品质提升,智能滴灌的好处显而易见。

  以鱼河农场已建成的这套智能滴灌系统为例:设备和地下铺设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保守估计可达十年以上主管网的采购、安装等费用约为150万元,按照1200亩土地、十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进行分摊,每亩地每年增加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为125元;地面管网每年更换一次,结合以旧换新等现有政策和相关企业的经营模式等统筹考虑,每亩地每年所需成本80元左右。也就是说,即使是将永久性的设备所需的费用全部计入前十年,每年每亩地需要额外投入的费用也就是在200元左右,这与上述所说采用智能滴灌能节约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相比,哪一个更“划算”,一目了然。更何况,在适合的土地、水源等条件下,这样一套设备的灌溉面积可达3000亩。

  “智能滴灌实现了从饱和灌溉到湿润灌溉的转变,就像吃饭,之前是逮着一顿就吃到撑的粗线条,现在则是少食多餐、少量多次的精细化。而对这种一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当然应该大力推广。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在定边县推广了1300亩,今年,又在榆阳、神木、定边、靖边等地共推广了4000亩。我们将不断加大推广范围和力度,让这项技术惠及更多农户,为榆林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刘忠雄看来,智能滴灌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是榆林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人均地表水占有量为全国中等水准的四分之一、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国中等水准的九分之一和全市1092万亩耕地中旱地超920万亩的真实的情况,决定了旱作农业是榆林农业的根本生产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节水增效的智能滴灌就如同为榆林农业现代化量身定制的“推动器”。

  但和很多新技术出现初期一样,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更多人认识并接受和使用这样一项新事物,记者认为,核心还是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财政资金导向性作用的发挥,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推动。

  比如,我们大家可以在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占补平衡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入对智能滴灌设施和技术的有关要求,将智能滴灌镶嵌在土地开发整理这个农业生产的源头;再比如,还能够最终靠农业用水阶梯水价的设置和实施,倒逼那些现有采用喷灌及普通滴灌升级“进化”;还有,能不能对土地流转与整合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或合作社给予智能滴灌建设资金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一定是直接给,也可以是借,帮助缓解发展初期资产金额的投入多、压力大的问题,之后可约定一定年限分期或是一次性归还,实现财政资金滚动、高效利用的同时,反过来推动土地流转与整合,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