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推进水肥一体化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1-10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央广网昌吉7月6日消息(记者 赵秀娟)昌吉市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在全市各乡镇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不仅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实现了全市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7月5日,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们忙碌在三工镇新戽村的田间地头,对今年春天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农田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农作物长势研判。新戽村1400亩,配备了田间智能墒情监测系统、田间气象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的精准管控,降本增效。村民唐生贵今年开春,承包了150亩番茄,由于使用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目前长势好于往年,再有一个月后就可以上市了,预计亩产10吨左右。

  “以前我们种地大水漫灌,浇上十几亩地,就得等一天,坡度大的地方全都是沙,长的参差不齐,旱的旱着呢,泡的有些柿子红的时候,它就烂掉了,番茄一亩地最多收上5吨,现在种的这个番茄,就能收10吨,”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唐生贵向记者回忆说。

  过去番茄施肥浇水,要利用人工或施肥机器,将肥料在地里撒一遍,然后筑坝打埂子,再进行大水漫灌,150亩地需要5个人,花上整整3天半时间。土地不平或施肥不均,就会出现淹死番茄和烧死番茄的现象,水肥一体化不仅使唐生贵的番茄增产,还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管地,节省了水肥的用量。

  “以前上20公斤尿素、肥料和二胺,80%就浪费掉了,它吸收不上,现在这个特别好,方便又实惠,还不浪费。现在效益多好啊!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唐生贵乐呵呵地说。

  水肥一体化使农业降本增效,也促进劳动力解放,村民从观望到积极主动,去冬今春村里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5千亩,种植番茄玉米、打瓜、葫芦,近期还将实施3300亩,实现全村9700多亩可种耕地的水肥一体化全覆盖。

  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党总支副书记赵兴福说:“驻村单位为我们村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确保我们的村民增产丰收,预计解放劳动力1600余人,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村民的再就业,再增收。”

  为了提升农民使用水肥一体化积极性,昌吉市三工镇定期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专题培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全镇有6.1万亩耕地全部实行了水肥一体化种植,其中冬小麦1.5万亩、玉米2万亩、葡萄1.5万亩、番茄0.3万亩,亩均增产20%以上。

  昌吉市三工镇副镇长张澳说:“我们专门对农民开展培训班,包括高素质农民培训,从农业技术和化肥的使用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步提高他们生产生活的技术水平,不断地推进我镇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去冬今春昌吉市新增4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作物,包括玉米、小麦、籽用葫芦、番茄等。普遍产量比普通栽培模式产量提高了20%以上,之前制种玉米单产最高320公斤,利用水肥一体化项目,今年亩产可达500到550公斤,高产田可达600到800公斤。同时,这两年昌吉市打造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示范田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达到2.3万亩。

  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千亩制种玉米示范基地里,制种玉米培养种植大户马占贵,正在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水肥一体化设备浇灌制种玉米,他和记者说过去种地,施肥浇水要靠人力和机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益不好,收入不高,自从使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制种玉米,每年不但可以给他节省1.7万元人力和机械费用,而且制种玉米的产量在逐年提高,光去年制种玉米亩产就达到500公斤,亩均收入2600元,亩均增产200公斤。

  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村民马占贵说:“以前没有弄滴灌的时候,用水大概1亩地在500方左右,现在用滴灌了,水肥一体化了,现在用水大概在400方左右,省了100方,每浇一次水施一次肥,苗子就像打吊针一样,吸收得好,产量也比以前高。”

  目前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耕地面积为3.57万亩,主要种植制种玉米、番茄、啤酒花、辣椒,水肥一体化使用率达到100%,农作物增产30%以上。

  昌吉市财政局驻二六工镇幸福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崔炳华信心满满地说:“水肥一体化实施后,从十三五年初的人均收入1.2万元,达到去年的人均收入2.1万元,平均年增收2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盐碱地改造,争取让水肥一体化的利用率更高,农民增产增收更大。”

  据了解,2017年以来,依托自治区项目资金,昌吉市大力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等问题,先后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1.4亿元,在9个乡镇,共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15个,示范面积约10万亩,辐射面积达82万亩,“十四五”期间,昌吉市将实现水肥一体化全覆盖。

  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于艳华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 “昌吉市现在目前有耕地是91.3万亩,今年的正播面积是73万亩,90%到95%都是水肥一体化了。耕地基础设施好,更有助于土地流转,大部分土地都流转了,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效益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