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各县(区)发展和改革局、水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有关部门,市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江苏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持续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快速推进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特制定《宿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根据《江苏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宿迁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等相关成果,宿迁市水利局组织编制《宿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节约用水工作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实施“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解决我市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7年,宿迁市先于省级出台《宿迁市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宿迁市水平衡测试工作,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推动用水单位完善节水措施、规范用水管理。2018年,市水利局编制完成《宿迁市市区用水户用水定额手册》,作为实行用水计划管理、定额管理、超定额超计划加价收费制度的主要是根据。2019年,宿迁市印发节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节水指标的刚性约束作用。
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多举措打造节水示范载体。“十三五”期间,沭阳县和泗阳县分别于 2017 年和 2020 年完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至此宿迁市 5 个县区已全部创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宿豫区和宿城区分别于 2019年和 2020 年成功创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名列水利部第二批、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名单;通过补短板、常督促、抓服务、重质量、力争取、强投入六大举措全力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工作。
实施泗阳县众程灌区、运南灌区、宿城区船行灌区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沭阳县古泊、新北、沙河、柴沂 4 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同时通过持续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小流域治理重点县项目等,共维修改造灌排泵站 2400 多座,衬砌渠道 1280 km,累计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8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22.2 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到0.603。
“十三五”期间,宿迁市把城乡供水工作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一体化的实施理念,同步推进水源地、水厂、管网、入户等关键环节建设,实现了供水从城到镇、从镇到村、从村到户的协调并进。围绕“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明确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并制定实施步骤和年度建设任务,不断通过多举措行动推动宿迁市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促进农村污水减排。
出台了《关于组织并且开展灌区水效领跑者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并且开展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水效领跑者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深入推动机关、学校、医院等水效领跑者创建,2018年创建成5家市级水效领跑者;积极部署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宿城区船行灌区和百威英博(宿迁)啤酒有限公司分别被命名为2016年度宿迁市“灌区水效领跑者”与“节水标杆企业”。2020年,宿城区船行灌区名列省级第二批水效领跑者名单;宿迁市百威(宿迁)啤酒有限公司入选水利部等四部委联合遴选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位列啤酒行业用水效率首位,成为宿迁市首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
开展合同节水工作,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试点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进行校园节水改造,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成本支出,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热水系统BOT改造项目和宿迁市党政办公区及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区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试点推动“白酒产业”地下水水权交易,宿迁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开展地下水取水权交易地区,完成全国第一例地下水取水权交易签约,实现“节水优先”与“生态理念”有机结合。
2016年2月,市政府批复实施了《宿迁市中心城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2016-2030)》,该规划统筹各区污水资源,在南水北调尾水导流总流控制情况下,科学规划尾水的再生利用。近年来,宿迁市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泗阳县、苏宿园区、泗洪县在开展再生水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再生水主要用途,结合不同的排水条件、生态状况和产业机构,形成了可复制推广应用的典型模式。
在取用水监测计量方面,目前全市范围仍有部分农业用水尚未实现精准计量,难以保障计量准确性和有效性,取水计量设施管理维护有待逐步提升;同时由于监测计量能力不够,导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以及监督考核等制度难以真正落实至农业用水户,与精细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
节水市场机制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备,节水监管不严格等。目前,宿迁市已出台“节水三同时”、“节水评价”、“非居民用水户超计划累进加价”等制度,但由于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调整、涉及多部门监管等多种因素导致部分制度刚性约束不够。
节水激励政策需再完善,水价杠杆作用未能完全发挥,节水投入不够等。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等节水经济效益较低,相应的节水奖励政策较少,与投入不匹配,导致农业节水内生动力不足,工业公司开展节水技改的积极性不高,节水成本难以得到有效弥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水利改革发展思路、制定各项水利政策、抓好各项水利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为核心、各专项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为支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智慧水利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等,提升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动新起点水利高质量发展。
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节水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2019年8月,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水利厅、发改委联合在全国率先印发《江苏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节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为切实推进江苏省节水行动深入实施,必须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促进水循环利用,强化用水过程监控,加强市场引领和科技创新,强化全民参与和社会监督,通过推动全社会节水,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量,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为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宿迁力量总目标,全面实施节水控水行动,把节水贯穿于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节水减排并重,以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各行业节水为重点,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实施重大节水工程,推动节水制度、政策、技术、管理创新,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努力构建“保障有力、节约有度、配置有序、利用有效”节水新格局,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节水建设进入新阶段。
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把节约用水作为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限制用水浪费。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科学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真正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明确建设目标 和任务,突出纳污总量控制、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在各领域、各县区全面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着力补齐用水监测计量、节水工程和基础设施短板,强化能力建设,完善节水监管和考核体制机制,对水资源供、用、耗等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监管,保证节水政策制度落实;准确把握全市、区县不同领域、不同区域节水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分区域、分领域拟定节水重点,理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统筹推进全市节水工作。
创新机制、两手发力。加强党委和政府对节水工作的领导,真正把节约用水作为当前治水工作的重头戏和必须要抓的大事。建立健全节水法规制度,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强化科技在节水工作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节水技术与工艺创新,加强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的深入融合,建立先进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广泛宣传、全民节水。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功能,利用好微信、新媒体等平台,互动式宣传节水政策法规,普及节水常识技能,让广大民众“想节水、要节水、能节水”;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受众量大、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对新时期惜水、爱水、护水等新理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营造全社会普遍参与的节水氛围,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风尚。
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进程,逐步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2025年,持续完成宿豫区、泗洪县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任务。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重点加快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区域老旧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十四五”时期全市改造提升老旧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兴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结合农业“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质稻麦产区大力建设低压管道灌溉工程;蔬菜苗木产区推广喷灌、微灌工程。同时每年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安排经验丰富的农机新技术理论专家授课,专题组织学员深入田头,逐一观摩学习旱地微喷灌育秧、水稻机插秧测深施肥等技术,增大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示范效应。“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左右。
突出农田农机农艺融合。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开展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新型农机装备示范等农业科技应用推广。
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全面推广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养殖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十四五”期末,力争建设100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创成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建成水产养殖尾水净化或循环利用示范点40个。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弥补体制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推向深入,确保改革的领先优势,展示宿迁良好的改革形象;强化政府引导,把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辖的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纳入中央和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补助范围,确保农业节水基础灌溉工程和计量设施良性运行;推动节水型灌区建设和灌排设施升级改造,培育壮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以及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实好水权改革,从严执行农业计划用水管理和定额管理制度,提升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农业节水成效。
一是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组织实施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设施等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快引入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等绿色发展平台,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试点示范项目。
二是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在巩固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持续跟踪全市企业生产工艺装备状况,及时清退低端低效和环境污染大的产能。
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减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六大行业重点企业用水效率对标达标活动,组织企业组织用水节水技术交流合作;加大对企业的节水目标达标和节水技术开发奖补力度,加快节水共性技术、关键设备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节水改造工程。
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废污水回用和循环水利用,对新建工业园区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统筹考虑供水、排水、污水、雨水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的用水系统集成优成化;对已建工业园区探索对优质废污水实行梯级用水,形成企业间污水回用循环。推动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创建节水型工业园区3家。
加强用水监督管理。通过用水审计、水平衡测试、水效领跑者、用水定额达标对标等工作持续加强对重点计划用水户的监督管理;建立用水在线采集、实时监控系统,做好重点监控用水户监管工作;制定出台《宿迁市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办法》,建立水务经理制度,加强节水目标管理和考核。
推动载体建设。各县区水利部门要积极指导各企业健全企业用水管理制度、节水统计制度、节水奖惩制度、节水宣传制度等台账资料,选择一批代表性强的典型企业,以创建节水型企业为抓手,夯实企业用水节水管理基础,树立行业节水标杆。“十四五”期间,创建省市级节水型企业50家以上。
选取试点地区推进开展区域城乡公共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对漏损率达不到要求的县区,实施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的范围不小于城区供水服务范围的50%。推广先进的检漏技术,探索建立供排水管网检测与修复企业名录,逐步提高城乡公共供水管网供水水平。到2025年,宿迁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在9%以内。
“十四五”期间对未开展县区积极推动县域达标建设,力争提前完成省级目标任务,助力“南水北调”沿线宿迁市达标县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同时对已完成达标建设的地区实行“回头看”监督检查,建立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按照“优水优用,合理配置”的原则,结合省市定额明确宾馆、饭店、商超、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和机关、学校、医院等部门和单位的用水指标,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在科学评估公共机构用水效率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取水量和外排水量;提高车辆清洗、浴场等城镇生活用水大户的用水重复利用率。率先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系统等节水诊断,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全面使用节水型器具。
“十四五”期间,争取创建省、市级节水型单位、小区、学校200家以上。持续推动政府机关及其所属在宿公共机构、市属事业单位建设节水型单位,将水利职工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推广至政府部门职工节约用水行为规范;联合宿迁境内服务区所在地高速公路交通执法单位指导并推进节水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工作,积极建成一批管理科学、设备先进、节水超前的节水宣传新阵地,力争建成宣传辐射广、社会效应强的节水型示范载体。
重点推动餐饮、体育馆、沐浴场所、洗车、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服务业采用低耗水、循环用水等节水技术和设备,推进城镇特种行业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务业发展,严格对标水利部、省级服务业行业用水定额,也可按照水利部的服务业用水定额标准制定适用宿迁本地的用水定额,不断推动高耗水服务业节水单位的创建以及节水技术改造,到 2025年,针对不同行业建设一批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标杆。
按照“全域覆盖、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服务均等”要求和江苏省农村供水新标准,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和规范化管理体系,保障农村供水安全。明确“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目标,对照目标摸清底数,全面普查分析问题,制定翔实可行的针对性方案,高质量推动污水提质增效工作。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促进农村节水减排。到2025年,建设一批农村节水减排示范工程。
在涉水相关规划中,充分考虑非常规水源利用配置的规划内容,确保在规划顶层设计层面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系统。“十四五”期间,编制《宿迁市中心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专项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区域非常规水源利用发展的总体目标。
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中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最低利用量目标,创新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路径,强化再生水生产、输配、利用全过程水质达标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按照不同用途水质要求,统筹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环境、农业灌溉等领域。建设再生水生产设施,提升再生水生产能力,因地制宜推广分布式、小型化的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立完整促进再生水利用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出台相关财税、投融资、价格等政策。
建立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导则、标准和规范,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加快推进宿迁市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从严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提高雨水利用水平。
加强与相关部门有效对接,扩大节水评价知晓度,在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规划、水利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相关规划和项目、城市公共管网等取水的高耗水建设项目等立项、审批过程中强化节水评价,并加强结果运用;逐步建立节水评价登记制度,强化取用水计量监测统计,深入开展节水评价宣传培训,加强节水评价人才队伍建设,为节水评价提供基础支撑。
全面落实宿迁市用水统计管理制度,规范节水用水统计内容,建立完整、规范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工业企业节水用水季报表和服务业节水用水季报表;同时加强对县区级规模以上企业、供水单位、万亩以上灌区的用水档案建立工作,实施节水用水统计制度。推进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围绕用水定额、计划用水管理等节水重点业务深入开展监督检查,针对不合理用水现象开展以“四不两直”方式为主的明察暗访,畅通渠道保障公众广泛参与节水管理和监督。
结合水利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用水企业取水、用水、排水的全过程监测计量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推广智能水表,建立用水在线采集、实时监控系统,做好重点监控用水户监管工作;探索建立以节水为目标的综合节水评估监督管理系统,促进水资源有效管理,提高供、用水效率保证;强化企业用水计划考核,加强企业用水设施管理。
贯彻落实农业、工业、城镇生活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节水标准。推动以用水定额、节水评价、载体建设、产品水效、非常规水源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各行业节水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节水装备及产品的质量评级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节水产品市场。
强化财税激励机制,包括绿色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奖励、节水降耗专项奖励、循环经济专项奖励、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农业节水补贴机制、再生水生产和使用的价格政策等,促进相关政策效益发挥作用。
节水工作是需要各相关部门统筹协力、共同推进的社会性工作。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职能作用,建立明确的节水责任制度,明晰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和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工作等权责清单,做到尽量全面、合理,明确每一环节的具体执行者。牵头部门和协作部门在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以现有高校合同节水为示范引领,推进宿迁本地公共机构、企业、服务业等行业实施合同节水,围绕节水潜力大、投入少、见效快的重点行业和用水项目,积极推进各类合同节水,与节水服务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用水效率较高的公共机构中推进水效领跑者创建,争创省级水效领跑者。加大对水效领跑者企业、单位的宣传力度,树立标杆,普及推广先进经验,带动行业用水效率整体提升;同时对已获得水效领跑者条件的灌区、单位和企业实施动态化管理,开展追踪调查,加强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的监督管理。
通过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支持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等先进技术培育及节水产品设备制造,培育发展节水产业。开展集成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充分调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加强节水重大课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
立足于节水文化建设,利用已有的节水教育平台、节水教育基地积极向公众宣传节水知识;制作节水宣传用品,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向全市进行农业、生活节水宣传知识,让群众逐渐意识到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现“细节显节水”“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式多样开展系列活动。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及时发布节水政策信息,鼓励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爱水、节水行动。
建立健全用水节水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本行政区域节约用水相关规划、用水状况、节水指标等用水信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的监督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领导、水利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由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落实共同责任,把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宿迁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实际,针对计划用水管理、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控制、非常规水源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地方性节水法规和有关政府规章。
加强依法行政,加大对供水、节水违法违规行为、用水浪费行为的监察和查处力度,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坚决制止浪费用水,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以法律为保障,做到依法管水、依法用水、依法节水。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围绕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力争有所突破。加快节水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将重大节水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围绕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组织开展共性、关键和符合本地实情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研发经济实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关键技术。开展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提高节水技术和服务水平。
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节水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资源的投入,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一定比例用于节水工程建设。强调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公益性,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项目投入的同时,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市县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力度,慢慢地提高政府预算内节水投资比重。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节水建设,确保各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